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xinwenxiangqing xinwenxiangqingnew
《塑性工程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成立大会 暨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06-04      单刊后台管理员

“《塑性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成立大会暨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于2025年5月9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顺利召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学报》第四届编委会主任林忠钦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黄庆学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陈超志,塑性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华林、名誉副主任委员詹梅、副主任委员刘钢和李淑慧,《学报》主编陆辛、常务副主编金红、编辑部主任周林,以及《学报》第四届编委会编委、第二届青年编委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报》主编陆辛主持。

林忠钦院士、黄庆学院士、陈超志副秘书长先后讲话。讲话指出,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中文期刊的发展,《学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青年编委思维活跃、密切关注前沿的技术发展,能够很好地支撑《学报》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学报》要充分发挥青年编委的作用,在组稿、选题策划等工作中有的放矢,在国际化发展、数字化提升等方面持续探索,携手开辟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一流学术期刊。

随后,《学报》常务副主编金红代表编辑部,以“聚力青年人才,共谋期刊未来”为主题,向与会编委、青年编委汇报了《学报》近三年的工作情况,通过对标优秀期刊,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并围绕痛点、难点问题,制定了后续发展规划。汇报内容数据翔实,剖析问题深刻,以问题为导向,呼吁青年编委在期刊发展和质量提升上与编辑部共同努力。

接下来,编辑部主任周林宣布塑性工程分会“关于聘任《塑性工程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的批复”,批复同意由王涛等139人组成《塑性工程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林忠钦院士、黄庆学院士、陈超志副秘书长分别向新一届青年编委领导班子颁发聘书。在会议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就《学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1)推动期刊高质量发方面:优化现有评审机制,提高退稿率,实时监控审稿周期,缩短稿件发表周期;围绕行业共性技术,突出行业产业特色,组织策划特色鲜明的专题和邀约高水平论文;关注学术本身,不盲目追求发表数量,避免华而不实的做法;设立优秀论文奖项,强化激励导向;研究中英双语办刊或申请英文期刊的可行性和方式,以便在中文期刊日趋激烈的竞争氛围中脱颖而出。

2)期刊发挥创新引领方面: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前沿方向,搭建青年学者交流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将期刊打造成为学术合作与创新的高地。

3)青年编委赋能期刊发展方面:青年编委应尽职履责,从审稿、投稿、引用和宣传等方面切实支撑期刊发展,利用自身资源,逐步提升《学报》在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认可度。

最后,编委会主任林忠钦院士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编辑部的工作汇报给予了肯定,并对《学报》编辑部今后的办刊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创办英文期刊或变更为中英文双语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反哺期刊高质量发展;(2)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见刊周期,突破办刊瓶颈;(3)通过建立编委/青年编委工作群,密切编委/青年编委与编辑部的联系;(4)落实期刊寄送、论文推介等日常工作,让编委/青年编委时刻了解期刊的现状。同时,他指出,编委/青年编委应切实履行职责,在浏览、阅读期刊之余,更要为期刊撰写和推荐高水平论文,并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积极推广期刊。最后,他强调,中国塑性工程领域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研究群体,在广大编委、青年编委、审稿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编辑部要坚定可以办好《学报》的信心。


站在新的起点,《塑性工程学报》将继续秉承严谨的办刊精神,传承优良的传统,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坚信:当严谨的学术追求与青春的澎湃激情共振,当传统的工匠精神与前沿的塑性工程技术交融,《塑性工程学报》必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期刊力量!                                         

                                       《塑性工程学报》编辑部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