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zhuantixiangqing zhuantixiangqingtupian
专题

综述汇总

专题汇总了《塑性工程学报》近些年来的综述文章。

专题论文汇编

中国塑性成形技术和装备30年的重大突破与进展

林忠钦;黄庆学;苑世剑;赵国群;华林;易幼平;詹梅;李淑慧;刘伟;王宝雨;陈军;王涛;李宏伟;黄亮;何祝斌;钟掘;

1994以来的30年,在国家重大需求的强劲牵引下,我国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研制出一大批世界第一的成形装备,实现了三大技术跨越,形成了规模最大的研究队伍,我国塑性成形技术总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多个单项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选择了其中8项最具代表性成果,并介绍其在塑性工程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对国家重大装备研制的突出贡献,分析了我国塑性成形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最后对我国塑性成形技术发展将呈现出的“三超两高”五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4 年 04 期 v.31 ;
[下载次数: 2,037 ] [被引频次: 9 ] [阅读次数: 6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铝合金型材挤压弯曲一体化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赵国群;孙宇彤;喻俊荃;

相比于直型材,铝合金弯曲型材更适用于日益复杂的部件形状并能更好地满足轻量化需求,具有提升部件结构强度和刚度、节约空间及增加工业设计自由度等优点,在汽车、高铁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相较于传统冷弯成形技术,挤压弯曲一体化成形技术在生产弯曲型材方面具有流程短、精度高、缺陷少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重点综述了基于外部弯曲装置和材料差速流动的挤压弯曲一体化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总结了不同挤压弯曲一体化成形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现状,对比了不同挤压弯曲一体化成形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研究方向。

2024 年 04 期 v.31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2205388)
[下载次数: 540 ] [被引频次: 4 ] [阅读次数: 5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齿轮精密塑性成形理论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

华林;冯玮;韩星会;庄武豪;

齿轮是传动系统的核心基础件,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齿轮传统制造技术为切削加工,其材料利用率低、加工周期长,特别是金属流线切断,损害齿轮性能,无法满足高端装备发展需求。齿轮精密塑性成形制造技术具有节能、节材、高效和优质等特点,是高性能齿轮技术发展方向。阐述了齿轮精密塑性成形理论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圆锥直齿轮、圆柱直齿轮和圆柱螺旋/斜齿轮精密成形技术特点;介绍了齿轮精密成形典型装备及产线,总结了齿轮无切削摆辗精密成形和锻造精密成形应用情况。此外,展示了圆锥螺旋齿轮多自由度包络成形和非圆齿轮锻造成形新方法,为高性能齿轮无切削成形制造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2024 年 04 期 v.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5369);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17034)
[下载次数: 560 ] [被引频次: 3 ] [阅读次数: 3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GH4169合金塑性加工成形与组织调控方法综述

张士宏;刘家旭;张海燕;甘洪岩;叶能永;宋鸿武;程明;

针对高温合金零部件的精密成形制造由于工艺复杂、成形效率和精度低,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成形精度难以协同控制的问题,采用组织调控和成形工艺优化作为实现高温合金零部件成形成性一体化制造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高温稳定相,δ相常出现于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其析出量与形貌影响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因为零件结构及服役条件的差异,所要求的组织、性能和采取的制备工艺也不尽相同。介绍了环类、盘类及叶片类3类典型的GH4169合金零件的塑性加工技术,同时引出δ相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继而对δ相的析出、球化和溶解等演化行为及其对合金变形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与总结。

2024 年 04 期 v.31 ; 辽宁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22JH2/10700006; 2023JH2/10700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5240)
[下载次数: 912 ] [被引频次: 2 ] [阅读次数: 4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塑性变形理论建模研究进展

王新云;唐学峰;余国卿;龙锦川;温红宁;邓磊;金俊松;龚攀;张茂;

传统塑性理论模型由于引入了适当的假设和简化,面对复杂变形机制和复杂变形条件时具有局限性。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建模作为数据驱动的建模新范式,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是塑性理论建模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建模方法,如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物理启发式神经网络模型和神经算子网络,分析了各个模型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塑性理论建模方法在本构关系、损伤断裂模型、微观组织模型和多尺度模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提高模型精度、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塑性理论建模方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2024 年 04 期 v.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5337; 5209004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3706903)
[下载次数: 1,232 ] [被引频次: 2 ] [阅读次数: 9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金属疲劳损伤全寿命过程及工程应用综述

彭艳;张伟;李如俊;李玉雪;邵为义;

金属疲劳损伤过程复杂,不同载荷类型与服役环境下金属疲劳损伤机理、变形特性和破坏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将疲劳损伤全寿命过程按照循环寿命周次划分为超高周、高周、低周和裂纹扩展4个类别,根据变形响应特性和变形机理特征阐述了各类别疲劳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涉及宏观尺度、微细观尺度和宏细微观多尺度理论体系。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以轧辊和燕尾榫作为代表性构件,分析其疲劳损伤行为与影响因素,探讨了目前疲劳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及挑战,旨在为金属疲劳损伤全寿命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关键部件健康质量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2024 年 04 期 v.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54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资助项目(U20A20289); 国家留学基金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CXXM20240010);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项目(E2021203011)
[下载次数: 1,610 ] [被引频次: 8 ] [阅读次数: 6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一代高技术宽带钢轧机电工钢高精度板形控制研究进展

曹建国;宋纯宁;孙磊;谭星勇;李艳琳;孔宁;

自由规程轧制是实现柔性一体化生产组织和追求最大生产效率的必要途径,板形控制一直是制约电工钢自由规程轧制的瓶颈难题。阐述了国际上对新一代高技术宽带钢轧机机型的不断探索与板形控制技术特征及其日趋复杂化的进展研究;基于热模拟与数学模型构建了电工钢完整轧制过程的高温本构关系,建立了电工钢热塑性变形过程集成仿真模型,原创构建了电工钢自由规程轧制完整过程中可同时控制不均匀变形和不均匀磨损的非对称自补偿轧制作用机制、提出了一种由数据与机理融合驱动的电工钢自由规程轧制形性协同的非对称自补偿轧制轧辊辊形、液压窜辊和液压弯辊的高精度融合控制方法。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新一代高技术热连轧自由规程轧制过程的全板形融合π机型与板形控制创新技术,突破性实现了高效低成本对新一代高技术宽带钢轧机自由规程轧制的高精度板形控制,为现场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创新实现路径。最后展望了宽幅电工钢高精度板形控制的创新发展趋势。

2024 年 04 期 v.3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9ZX06002001-004); 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106IM010300); 佛山市人民政府科技创新专项(BK22BE019); 佛山市高校教师特色创新研究项目(2021DZXX20)
[下载次数: 376 ] [被引频次: 9 ] [阅读次数: 20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纤维复材仿生设计及曲面多点成形柔性制造研究进展

韩奇钢;姜嘉鑫;陈水斌;李虹濛;石绍迁;

纤维复合材料凭借其比强度高、比模量大、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对纤维复材构件性能需求的提高,通过调控材料成分实现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已到瓶颈,且传统纤维复材构件的制造技术也难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纤维复材曲面构件精准成形的制造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吉林大学“多点成形柔性智造”团队基于仿生设计理念,将自然界的生物结构特征应用于纤维复材构件的优化设计中,研发了仿螳螂虾螺旋纤维正弦结构层合板、仿螳螂虾玄武岩纤维增强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仿生层压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螺旋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仿生双螺旋纤维金属层压板和仿生正弦波纹螺旋夹层结构蜂窝板,实现了材料性能的提高,并通过多点柔性成形技术成功制造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蒙皮,开发了复材曲面构件多点柔性精准成形新装备和新技术。

2024 年 04 期 v.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5247; 5202203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F0500103; 20220201123GX)
[下载次数: 541 ] [被引频次: 2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研究进展

范荣磊;陈明和;吴迪鹏;王辉;武永;

成形极限图是评判金属薄板局部成形能力的重要工具,研究非线性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图对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板料的成形性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试验方法、理论预测模型及路径无关成形极限图3个方面。重点研究了不同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阐述了多种预测非线性加载路径下成形极限图的理论模型及应用实例,并归纳了当前在应变路径无关的成形极限图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从上述3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更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2024 年 02 期 v.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256;5237534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670792)
[下载次数: 412 ] [被引频次: 4 ] [阅读次数: 1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钛合金薄壁构件快速加热冷模热冲压成形技术进展

王克环;常澍芃;丁锐;黄帅军;温泽华;刘钢;

为了解决钛合金薄壁构件热成形效率低、成本高、组织性能控制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钛合金冷模热冲压成形技术受到关注。在该新技术中利用室温模具对加热后的钛合金板材进行快速冲压成形和模内快速冷却,由于取消了模具加热,可以变革性地提高钛合金薄壁构件成形效率、降低成本。然而,与传统等温成形不同,在冷模热冲压成形过程中,钛合金板材温度不断下降,这对钛合金成形极限、回弹及组织性能等的控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分析了钛合金薄壁构件冷模热冲压成形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快速加热对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综述了钛合金薄壁构件快速加热冷模热冲压成形工艺进展,最后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4 年 01 期 v.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937204; 52375324);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0001077002)
[下载次数: 739 ] [被引频次: 10 ] [阅读次数: 2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